平台配资 建立规范的植物中文名系统 | 绿会研究室为野生植物物种中文名命名规则建言
发布日期:2025-03-17 22:45 点击次数:108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植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5年1月就《野生植物物种中文名命名规则》等6项林业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平台配资。
(拓展阅读:
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(简称中国绿发会、绿会)研究室暨法律工作委员会、综合技术部对此高度重视,经认真研究,对《野生植物物种中文名命名规则(征求意见稿)》提出十二条修改建议。
建议主要包括, 按照标准的格式和整体要求重新调整;规范标准参考引用文献;对标准中大量的举例进行简化,建议将其另外应用于指导与宣贯中;以及对具体语言表述进行修订等。
18世纪的瑞典博物学家、分类学家和植物学家林奈采用双名法,为每个生物赋予两个拉丁学名,即属名和种加词,奠定了植物科学命名的基础。
中国是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,仅高等植物就有3.8万余种。植物的中文名缺乏强制性的规范,一般不能作为学术交流的标准。建立一套较为规范的植物中文名系统,对于中国植物学科自身的发展以及植物科普工作具有实际意义。
展开剩余60%十二条具体建议如下:
序号 章条编号 意见建议 备注 1 整体 标准的内容比较繁琐,像一篇论文,不符合标准的格式和整体要求,没有体现出科学性、规范性。建议重新编制调整。 2 1 删除“本文件建立了一套野生植物中文名命名规则,规范野生植物的中文名称,统一中文普通名的使用。”“不包括经过人工培育、杂交和选育的品种” 单独另起一行;“不包括化石类群” 单独另起一行。 建立删除这一句话。这个标准内容已经在引言中说明了,此处不用重复。各另起一行,条理更加清晰。 3 2 加上引用文件《国际藻类、菌物、植物命名法规》。 本文件1.2.2学名 参考了该文件。 4 3术语和定义 1.1.1和1.1.2的内容是规范和范围,应放在第1部分范围中。1.1.3应删除。1.1.4和1.1.5 作为命名原则,应放在第3部分后面,作为第4部分(原则)的内容。 按照标准的格式要求进行调整。 5 添加第4部分:原则。原则部分要重新写。例如:科学性、合理性、稳定性、易读性、易辨性等。 按照标准的格式要求进行调整。 6 术语 建议将术语部分按照标准的格式要求重新编写,如术语基本名称、英文名称、具体界定定义。 目前的术语,不符合标准中对术语的具体要求。 7 1.2.1 删除 “又名汉语名,是由汉字组成的汉语植物类群名称”。 去掉其细致解释。 8 1.2.2 删除‘全称“科学名称”(scientific name),又称拉丁名’;删除句末 “学名不是中文名”。 简洁说明即可,不必重复说明。 9 1.2.3 删除 “如从古代一直沿用至现代的中文名,或学界广泛使用的中文名。中文普通名可以是符合模式命名规则的中文名,也可以是不符合模式命名规则的传统中文名。” 简洁说明即可,不必繁琐解释。 10 标准中举了很多例子,所有的例子应删除。 标准表述清楚即可。举例可以在标准宣贯中使用。 11 3.1.4 这一条是原则,建议往上提,放到原则里去。 按标准格式调整架构。 12 4群类名称 建议按科及科上、科下属上、属、属下种上、种级名称、种下名称讲中文命名规则。 每级分类都给出命名规则。
整理/Candey
审核/橡树
排版/angel
随时随地绿会保护地平台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